加入高工机器人专业行业群,加微信:13590381326,出示名片,仅限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业。
9月2日,艾利特机器人宣布,公司已于8月31日完成由中金甲子领投的B2轮融资,老股东国中资本、联想创投跟投。这是艾利特机器人继2021年4月完成由联想创投和张江科投领投的B1轮融资后,再次获得一线机构的加持。本轮融资后,标志着艾利特机器人已完成总额超3亿元人民币的B轮(B1+B2)融资。
“纵观工业的发展趋势,无论是技术还是产业,一直以来都遵循着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逻辑,即先欧美,再日韩,后中国。无论从上层观察还是到整个市场的共识,中国都不希望再一次进入低价竞争和低端制造的困局。中国在全球协同制造这个大舞台已逐渐成为主角。”艾利特机器人董事长及CEO曹宇男博士说道。曹宇男认为:“随着‘中国时间’的临近,全球制造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加之产业结构调整、核心技术打磨精进、机器人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挖掘技术等大背景,机器人替代人手且兼具智慧的愿望愈发可期。”这与艾利特机器人本轮融资的投资方中金甲子的观点不谋而合。中金公司合伙董事总经理、中金资本管理委员会委员梁国忠表示:“如果只是‘弯道超车’,想要超越别人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更加看好‘换道超车’的机会。协作机器人之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就是一条崭新的赛道。”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9900台,同比增长20.73%;市场规模11.53亿元,同比增长7.78%;2015-2020年,协作机器人销量及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5.18%和42.53%。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基数还偏小,但成长空间可期。在选手的选择上,中金甲子也进行了非常严谨的分析和观察。在他们看来,行业领头羊UR在国内虽然处于头部,但无论是出货量还是体量,对于其他竞争者来说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存在。因此,中金甲子在一开始就将目光坚定地落在国内的协作机器人厂商身上。在众多的企业里,中金甲子一定要选择能够有机会与UR对标并能在未来超越UR的企业,艾利特机器人就是其最终择选。显然,中金甲子更相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模式。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学习外部技术和头部对手从来不是难以启齿的事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已经验证了可行性的赛道上发挥自己的优势,胜算更大。梁国忠认为,当前阶段,资本市场对于协作机器人厂商竞争力的讨论,不仅要关注获取订单的能力。而事实上,更要关注创始团队对这项事业及协作机器人这一产品的看法,对未来的发展的愿景及规划,以及公司背后的逻辑和基因,多重因素构成的合力才是助力公司走得更远的必备“燃料”及战略上的“胜负手”。
“传统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机器人品类,在疫情后的成长性和发展速度都极具说服力。其中,协作机器人在众多工业机器人品类中脱颖而出,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增长。”这是中金甲子创始团队成员、执行总经理周伟对于2021年上半年协作机器人领域发展的感受。
从融资数量上看,据GGII不完全统计,2021年上半年,协作机器人行业内共有10例融资事件,超过2020年全年融资总数。与此同时,协作机器人整体融资规模呈现增长态势,2021年上半年,中国协作机器人融资规模突破30亿元,平均单笔融资金额突破3亿元,远超历史年份数据。而从大环境来看,工业转型升级绝不是结构性机会,而是系统性的机会。因此,工业领域全产业链条的各个结点都充满了机会。“我们看好这个大方向,所以会在整个产业链进行系统性的布局,此次投资艾利特机器人是我们在协作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布局。”
关于争议焦点“市场体量”的问题,在周伟看来:“2B和2C的业务,对于机器人本体厂商来说都可以理解为2B,因为协作机器人不是销售给个人而是提供给企业用户。不同的场景,包括消费和工业,对于机械臂的型号、功能都有差异化的需求。我们与艾利特机器人达成的共识是,2B与2C行业、工业和消费场景两手抓,大道至简,殊途同归。”他进一步表示,未来协作机器人赛道能跑出几家体量可与四大家族相匹敌的企业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消费场景快速发展,从而引爆对协作机器人的应用需求。从行业历史数据来看,体量巨大且有可复制性的工业场景还是由传统工业机器人几分天下。协作机器人则必须经历一个在市场端从认知到接纳的过程,发挥“差缺补空”的特点获取其他机会。但是也正因为此,协作机器人擅长的应用领域具备高柔性和非标的特征,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改造技术壁垒,从而使得协作机器人能够提供更高的附加值而被客户认可。“从以UR为代表的协作机器人企业在过往的市场开拓和案例落地过程已证明了这是真需求。既然是前人已经验证过的路,又何须反复证伪?我们要做的就是专注在如何扩大优势这件事情上。”周伟表示,未来协作机器人企业必然会在消费领域持续尝试,挖掘出可以普遍适配的应用,从而实现2B与2C之间的“越级”。GGII同样认为,未来几年,协作机器人行业渗透率仍将持续提升,整体的需求将延续增长态势。从细分行业看,商业服务领域的占比将有所提升,工业领域如3C电子、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大行业的应用需求将持续增长,占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同时,更多的细分增量市场需求将有望被挖掘,届时,协作机器人的应用进入2.0阶段,逐渐实现从认知普及到批量化应用的跨越。
周伟表示:“总而言之,一家伟大的公司,在战术上不能好高骛远,把低垂的果实先摘了,再把跳一跳够得着的果实也摘了,这才是稳打稳扎做事业的态度。”
短短数月获得又一头部机构的加持,艾利特机器人很幸运,也有其必然。本轮老股东国中资本继续护航,表达了其对协作机器人赛道的和艾利特机器人的坚定看好。
随着此次在资本市场获得的助力,艾利特机器人计划在未来继续加速在技术上的迭代、产品端的打磨、应用侧的创新。通过基于大量真实的国内、国外项目落地所积累的经验,推动“艾利特应用生态”的加速成型。“无设计的设计”堪称大师级的设计哲学,“以始为终”的协作机器人开拓思路也同样如此。“产品也好生态也罢,最终服务的是使用者,归根到底就是要解决眼睛可见甚至是当下未必可见的痛点,这就是匠心。艾利特机器人的使命即是专注于此,这就是艾利特机器人的信仰。”曹宇男解释道:“协作机器人的明天必定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我们一起拭目以待。”